“世間最小名山”是哪裏?“天下第一兵書”是什麽樣的?這些古老的竹簡有何奧秘?快跟著中新網特約洋主播茉莉,到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一探究竟!
蝙蝠、松鼠等小動物爲何在古建築中頻頻出現?跟著中新網特約洋主播雅娜,到巴蜀古代建築博物館一探究竟。
以前的課本長啥樣?先人們是怎麽上課的?帶著疑問,中國新聞網特約洋主播,來自俄羅斯的白麗莎在中國課本博物館,沈浸式探訪來自千年古國的書香魅力。
古籍經過代代相傳,存在蟲咬、龜裂、汙漬、焦脆、缺損等問題,隨著時間推移,這些問題會變得愈發嚴重。傳承千年的古籍修複技藝便是要對這些古籍“對症下藥”,讓其獲得“新生”。
在重慶市渝中區,坐落著中國唯一以外國軍人名字命名的博物館——重慶史迪威博物館。這座博物館是來自美國的史迪威將軍在華寓所,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中外軍事交流的重要場所,是戰時中美兩國傳統友誼的象征,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。
故宮雲對話:國寶級文物如何飛入“尋常百姓家”? 博物館已成爲越來越多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。在數字技術加持下,一方展廳如何生動地融通古今?從業者怎樣更好地拉近文物與普通百姓間的距離?“王謝堂前燕”又當如何飛入更多“尋常百姓家”? | ![]() |
何謂“數字故宮”?超越時空,古今相融
数字故宫“有形”又“无形”, 既能以大家看得到摸得着的多元方式呈现出来,又打破了物理世界的边界和局限变得博大广阔。
故宮,故宮,故宮!
春秋時期的“朋友圈”妙在何處?大政殿和十王亭有何玄機?故宮文物與盧浮宮展品如何交融?北京、沈陽、香港三地故宮學者聯袂解讀。
解鎖“天下第一兵書”背後的千古之謎!
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館藏銀雀山一、二號墓發掘出土的7500余枚以先秦兵書爲主要內容的竹簡,特別是《孫子兵法》與失傳了1700多年的《孫膑兵法》同墓出土,解開了曆史上孫子和孫膑是否一人、其兵書是一部還是兩部的千古之謎。